珍珠文化

当前位置:品牌 首页 > 珍珠课堂

珍珠历史文化

由于珍珠是权力象征和高贵、财富的标志,古代的许多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纷纷发起掠夺珍珠的战争。 自古以来,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与珍珠,一直被誉为珠宝界中的“五皇一后”,受到人们的偏爱。珍珠也的确像个仪态万端的贵妇,以其高贵的身份、华丽的容颜、典雅的仪态、纯洁的品性,悄无声息地满足着人类的爱美之心。 据地质学家考证,距今2亿年之前的三叠纪时代已有大量贝类开始繁衍。有了贝类,才可能孕育出有珍珠。 至于人类是何时何地最先发现并利用珍珠的,我们已无从考究。我们所能知道的是,自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它的天生丽质爱不释手,不但将其视为天赐之物,奉若神明,而且将其视作财富与华贵的象征。偏爱珍珠,是世界上不同肤色的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世界上不同种族的采珠史与他们的文化同样悠久。追溯起来,天然珍珠的采撷史至少已达数千年之久。 根据记载,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印度南部沿海、斯里兰卡西部的马纳尔湾、孟加拉湾、埃及沿海(红海),特别是波斯湾(包括阿拉伯酋长国沿海、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及沙特阿拉伯沿海),都曾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天然珍珠产地。 波斯湾等地的采珠史至少有四千年之久。《圣经》的“创世纪”记载:从伊甸园里流出的比逊河里,到处都是“珍珠和玛瑙”。 埃及人、波斯人及印度人都对珍珠有着浓厚的兴趣。古罗马人也对珍珠情有独钟,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从波斯湾地区购回珍珠。由于珍珠难得,价值昂贵,佩戴珍珠便成为古罗马权贵身份的象征。 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古埃及的贵族就盛行珍珠装饰,埃及历代女王都以拥有珍珠为莫大的荣耀。 印度人对珍珠的喜好更是数千年之前的事。印度南部的印度洋浅海水域是优质珍珠的原产地,印度人早在四千年之前就已知道珍珠的华贵,无论是佛学经典上还是古印度的文化典籍上,有关珍珠的记载比比皆是。古印度的《法华经》、《阿弥陀经》就记载说,珍珠是“佛家七宝”之一。今天,虽然古印度珍珠已大多难以寻觅,但我们仍能从一些遗留痕迹中找出它们的昔日荣耀来。在印度的巴罗达市,至今仍珍藏着一条珍珠饰带,上面镶缀着100排珍珠,可以说价值连城。 西欧人喜好珍珠则是公元之后的事。据说,西班牙一位冒险家在东游印度归来之后,不无感慨地写道:“每一间茅舍里都能发现宝石,庙宇则是用珍珠装饰起来的。” “珍珠之多,即使有九百个人和三百匹马,也无法将它们全部拿走。” 而西欧珍珠时代的到来则在十五世纪之后。1530年之后,欧洲许多国家开始为珍珠立法,规定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佩戴珍珠。于是,珍珠开始像其他贵重的宝石一样,成为贵族男女炫耀财富与地位的标识。 


圆111 “珍珠之邦”——中国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中国都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珍珠之邦”。 中国的珍珠史始写于6000年前的大禹时代。据《海史·后记》记载,公元前约4000年,中国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大禹定“南海鱼草、珠玑大贝”为贡品。根据大禹的生活区域分析,当时的南海应该在今天的江南地区,珠玑与诸暨谐音,今天的珍珠之乡诸暨,或许就可能是文字记载中最早的产珠区。 据《尚书·禹贡》载云:“珠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嫔珠,暨鱼。”其中的嫔,即蚌之别名。 此后的一千余年中,有关珍珠的记载更是不绝于经传,留传后世的《诗经》、《山海经》、《尔雅》、《管子》、《周易》等,都有对珍珠的描述。 据《格致镜原·妆台记》记载,周文王曾用珍珠装饰发髻,这至少说明,中国人用珍珠作装饰的有记载历史可远溯至周朝初始。 自秦汉以来,珍珠饰品更是迅速普及,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无不以珍珠装饰为荣,于是捕珠业开始兴起,许多渔人甚至以捕珠为生。汉朝开始区分采珠区,将珍珠产区分为南北两地。北地以东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镜泊湖等地的淡水珠为代表,史称北珠,南地以广西合浦地区北部湾海域所产的海水珠为代表,史称南珠。 


圆111 北珠史话


北珠为淡水珠,主要产于中国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一带淡水河流中。清朝康熙年间,常熟人徐兰曾征战于吉林、黑龙江等地,亲眼看到北珠的开采盛况,着有《塞上六歌》,并在《采珠序》中写道:“岭南北海所产珍珠,皆不及北珠之色如淡金者名贵。” 徐兰所说的北珠,由于人们的滥采而最终灭绝。但在大清帝国之前,北珠一直是历代王朝的专享贡品。北珠一度盛产于东北三省,以松花江、嫩江、爱珲河等水域所产的质量最佳。再就是牡丹江,由于珠多物美,历来就有“珍珠河”的美誉。 北珠的采珠史可追溯至后汉,几乎和《后汉书》上所载的“合浦珠还”同一时间。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即知美珠多出于夫余国,夫余国即东北。辽时小国铁离曾用珍珠、貂皮等物品和辽国易货贸易。此后的渤海国,也以珍珠向汉室朝贡。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朝贵已重尚之,谓之北珠”。据《梵天庐丛录》记载:“牡丹江上游,宁安城南,其余巨流中皆有之”。 北珠颗粒硕大,颜色鹅黄,鲜丽圆润,晶莹夺目,“实远胜岭南北海之产物”,因而备受皇室赏爱。 北珠的采撷史到清朝达到鼎盛。东北是满人的故乡,北珠作为故乡宝珠备受达官贵人的青睐。为满足供应,皇室特别设置了专门机构——珠轩——对采珠进行管理。珠轩在产地设珠柜,负责对珍珠进行管理与收购。珠柜在行政上隶属当地最高行政长官,业务上直接受命于珠轩。 清朝曾在吉林的乌拉设衙门,置官员专司捕珠业。每年四至九月,总管便派人沿松花江流域捕蚌。水深时,捕蚌者用大杆插入水底,抱杆而下,取蚌出水后,在采珠官监督下,剥开贝壳验看有否珍珠,往往是百蚌不能获一,由此可见采珠之难,珍珠之珍贵。 对所采之珠,要在采珠官员的监督下包装密封,由总管和驻军首领共同挑选,颗粒大者进献朝廷,颗粒小者弃之江河,任何人不得私自留存。朝廷对采到大珠者给予奖赏,奖赏往往是按照珠的成色赏以绸缎布匹,或折算成银两。如果是有罪之人,可以减免刑罚。吉林长官往往将捕珠之事直接向朝廷奏报,四月,上折奏报的是捕珠者已经启程,九月上折奏所的则是捕获珍珠的数目。清廷往往将这些得之不易的北珠按照大小镶缀在各级王公将官的顶戴上,珠之大小、多少即代表其地位品级的高低。 “大地沆瀣清渊沦,光涵玑斗潜效珍。”北珠的地位之隆,我们大约可以从乾隆皇帝的上述诗句中看到。 


圆111 南珠史话


南珠为海水珠,历史上盛产于广西合浦县的北部湾海域。这里风浪较小,且流水相激,咸、淡适中,水质上好,水温适宜,特别适宜珠母贝的繁衍。古时有白龙、杨梅、青婴、平江、断望、乌泥、珠沙等七大珠池。 合浦珍珠历代受到皇室的重视,岁岁向皇室进贡。在汉代,合浦有数千人以采珠为生,史称“珠民”。《后汉书·孟尝传》曾记载一个“合浦珠还”的传奇,其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质疑,但我们无可质疑的是其所反映的合浦当时的采珠业的繁荣程度。 晋太康三年(218年),为确保皇室的珠宝供应,晋武帝特别下诏,派兵守护廉州珠池,严令庶民不得自行入海采珠。一应采珠事宜,须由官府统一部署。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采珠鼎盛期。明朝历代皇帝均有采珠令,仅明弘治12年,即采珠28000两。由于年年开采,到嘉靖5年,因为珠贝少而稚嫩,珠民采不到珠,多有饥饿而死的。当时巡抚都御史林富上疏《乞罢采珠疏》,疏中说道:“嘉靖5年采珠之役,死者万计,而得珠仅80两,天下谓以人易珠,恐今日虽以人易珠,亦不可得。” 以后历代合浦珠池都为皇室的重点管辖之地。明嘉靖年间在合浦县白龙村建立了珍珠城。目前,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的珍珠,大多都是合浦出产的。 历代滥采使南珠损失惨重,南珠资源终于在清朝后期枯竭了。 


圆111 采珠与养珠


贵族贪得无厌的奢求使珍珠资源迅速枯竭。约在十八世纪中后期,世界产珠胜地斯里兰卡的珠母贝资源已近枯竭,波斯湾沿岸的天然珍珠越来越少,珍珠产量迅速下滑,价格扶摇直上,上等珍珠甚至超过世界上优质钻石的价格。欧洲列强甚至将珍珠列为重点掠夺的资源之一。 珍珠危机的缓解受益于一个名叫御木本幸吉的日本人。 珍珠史上的这一场重大革命发生于19世纪的80年代。在此之前,珍珠都是浑然天成的,成珠不易,采珠更难,从而使珍珠弥足珍贵,即使达官贵人,求到一珠已不是易事,若能求得上等珍珠,更是一生幸事。对珍珠颇有研究的日本人御木本幸吉开始利用并改进了一项古代中国技术,开始人工养殖珠母,成功地培育出人工养殖珍珠,从而将珍珠业由天然采珠推向可以批量生产的现代养殖。 因而,我们可以这么说,珍珠史可以分作两个阶段,其一是十九世纪之前长达数千年的采珠史阶段,其二是御木本幸吉起始的养珠史阶段。 其实,将这项巨大的荣誉拱手让给日本人,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不该发生的悲哀。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应该是世界上可考证的人工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 这项令日本人引以自豪的养殖技术,早在中国的宋代已经趋向成熟。在宋人庞元英于1167 年所著的《文昌杂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记载:“礼部侍郎谢公曰,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荧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饲其开口,急以珠投之,濒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来玩月华,此经两秋即成珠矣。” 在12世纪时,中国人的珍珠养殖技术已经成熟,甚至从一般珍珠养殖发展到像形珠养殖。养珠人一般将铅或锡制的菩萨形核体殖入珠母贝体内,放进水中养殖,1—2年之后,养珠人将贝从水中捞出,再从贝体内取出佛像珠。 据史料记载,这样的佛像珠由于浑然天成,加之宗教推动,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给养珠人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这些佛像珠一直被人们代代留传下来,至今仍可在国内的某些博物馆内看到。虽然史书上没有确切地将这一养殖法详细记载下来,我们仍可根据现存的佛像珠这一事实及《文昌杂录》中的有关记载,推知当时流行的养珠法已与现代养殖法相差无几。 


圆111 御木本幸吉 


这种被宋以后的中国人渐渐忘却的养殖方法却成了日本人成功的基石。显而易见的是,御木本幸吉是个非常有心计的勤奋人。他显然从史料中看到了有关这种方法的记载,也显然从中国养珠人那里获得了养珠的诀窍。他在日本不断试验,将不同物质放入蚌体中形成不同的刺激,最终果真产出了不同种类的珍珠。 1883年,御木本幸吉克服水质污染和红潮的干扰,成功地养出半圆形的钮扣珠。1905年,当海水中出现的大面积红潮将御木本幸吉的9万只珠母贝伤害殆尽之时,濒临绝境的他意外地在贝类肉体上发现一个伤口,遂用小刀探之,得到一个半圆形珍珠。他迅速检查其他珠母贝,竟然找到四粒相同的珍珠,且伤口几乎处于同一个部位——外套膜。 这个发现使御木本幸吉喜出望外,因为这正是他苦苦思索多年而不得的圆珠养殖技术,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自此之后,日本养珠业迅速兴旺起来,日本珍珠开始步入世界珠宝舞台,从而大大缓解了日趋严重的世界珍珠危机,并使此前弥足珍贵的极品——珍珠——普及开来,不再成为达官贵人的专宠,而是成为寻常百姓的普通装饰之物。 1920年,日本人将御木本幸吉尊为“养珠之父”,日本天皇亲赠手杖一枚,以彰显他的功绩。